三亚踏上“绝路”,东北人撤离成潮!背后缘由何在?
三亚的街头巷尾,曾经挤满东北口音的热闹景象突然消退。饺子馆大半关门,广场舞里熟悉的秧歌队稀稀拉拉。东北人为何集体逃离这个温暖天堂?物价飞涨、房价飙升的残酷现实,正撕开美好假象!
回想三十年前,东北下岗潮席卷而来。全国每五个失业工人,就有一个来自那片冰天雪地。他们揣着微薄积蓄,奔向海南。那时的三亚房价才八百多一平米,政策宽松得像敞开大门。东北老人更被气候吸引——零下四十度的寒风刺骨,换成三亚的冬日暖阳,关节炎都舒坦多了。海南空气质量常年满分,简直是天然疗养院。于是,东北菜馆遍地开花,酸菜炖粉条香飘满城,老乡会守望相助。这座城市仿佛成了东北第四省,笑声里满是乡音。
可如今,三亚变了味。菜市场里青菜标价十块一斤,排骨飙到三十多。一位住了五年的东北阿姨摇头:“退休金四千块,租房吃饭都不够花。”房价更疯狂,市区直奔四万一平,海棠湾高达五万五。过去买套房的钱,现在只够买一平米。租房市场同样残酷,海坡村、西瓜村这些平价聚居地被拆光,盖起高楼大厦。老人想找便宜住处,难如登天。部分人搬去乐东县,农民房月租八百带小院,但远离市区,看病买菜折腾死人。不走?日子过不下去。
游客也寒了心。海鲜市场秤上动手脚,两斤变一斤半;出租车绕路多收费,黑导游逼着买东西。这些乱象赶跑了东北游客,他们转向广西北海。那边烧烤摊雨后春笋般冒头,房租比三亚便宜一半,生活轻松多了。云南西双版纳气候宜人,温泉泡着舒坦,房价低得诱人。四川攀枝花排骨才十八块一斤,交通医疗便利,成了新宠。老人们像候鸟迁徙,只为寻个安身之地。
三亚湾落日依旧金黄,海风轻柔拂面,却少了东北口音的谈笑。当温暖天堂变成奢侈品,谁还留得住?城市发展推高物价房价,拆了平价屋,伤了老人心。或许,三亚真该想想:如何在光鲜外表下,不忘那些曾带来生机的人。您觉得,这座城市还能挽回老朋友们吗?
配资实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